天津女性
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收藏我们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妇女联合会  >  妇联资料库  >  领导讲话
朱丽萍在市妇联十二届三次执委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0-01-14 09:18:39 编辑:柴莹

  抓住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团结带领全市妇女

  为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在市妇联十二届三次执委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4日

  朱丽萍

  各位执委:

  我受市妇联常委会的委托,向十二届三次执委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国妇女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部署,以促发展、促和谐、促稳定为工作重点,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市妇女工作实现了创新发展。

  (一)围绕创业发展主题,创优载体、深化内涵,引领妇女在"保增长"中发挥作用

  各级妇联组织把促进女性创业就业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化"巾帼建功"、"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积极探索妇女创业就业新思路,搭建妇女创业就业新平台,创新妇女创业就业新模式。全年培训14万人次,帮助3万人实现创业就业,超额完成了年初设定的目标任务。

  1.开展特色培训,提升妇女创业就业能力。依托妇联创业就业载体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创业就业的成功率。上下联动开展手工编织培训,全年累计培训10万人次;妇女创业中心举办SYB、"1+X"培训,累计培训5570人,孵化女性创办的企业37家;小额贷款机构、家庭服务公司面向需求女性开展技能培训,累计培训1.6万人次。在农村实施"天津市万名女带头人培训工程",培训女带头人6508名,取证率达100%;开展普及性培训,培训妇女7万人次,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生产技术技能水平。

  2.完善服务机制,助推女大学生创业就业。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启动"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开展创业培训、创业牵手、送岗位、计划书大赛进校园等系列活动。陈至立副委员长亲临天津参加启动仪式,给予高度评价。在高校开设"创业大讲堂",对女大学生进行菜单式培训,使5000余名女大学生受益;组成百人"创业导师团"在高校作百场创业报告,组织杰出女性为女大学生创业支招,开发适合女大学生创业项目,吸引1600多名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书大赛,帮助350名女大学生就业,招聘公益岗位180个,扶持12名女大学生创办企业,促进了女大学生创业就业。

  3.创新金融服务,满足创业者资金需求。融资6600万元成立了天津渤海女子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妇联小额信贷成功改制,成为全国妇联系统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受到原全国妇联书记处第一书记、全国妇联副主席黄晴宜同志的高度赞誉,并在全国妇联系统推广。小额信贷业务领域更加广泛,贷款规模大幅提升,服务人群不断增加。截止目前放贷540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8 %,超过前五年的贷款规模。

  4.发展家政服务业,拓宽妇女就业渠道。针对市场和群众的需求,成立天津市半边天家政服务业联盟,首批吸纳28名女性创办者成为会员单位,走上了规范管理、品牌经营的发展之路。创办了半边天家政服务业联盟首个直营店--春华街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解决了周边社区3000名老人的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等生活问题。注册了"半边天家政"商标,制定并实施了3811的发展目标(即用三年时间发展吸纳80个会员、培训并安置1万名家政服务员、组建1万名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家政服务业。

  5.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妇女灵活就业。妇女手工编织业积极争取政策,加大研发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创新发展。研发新品400余件,申请专利96项;参加了广交会、津洽会、义乌小商品国际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东丽、宁河建立了妇女手工编织业发展中心,促进了城乡妇女转移就业。新增手工编织企业110个,总数达到680个;新增就业2万人,总数达到8.2万人;年加工及销售收入6.4亿元,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突出维权维稳重点,履行职能、强化服务,引领妇女在"保民生"中积极作为

  各级妇联以推动解决广大妇女儿童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主要目标,积极采取使广大妇女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的方法和途径,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1.着力源头化维权,推动重难点问题的解决。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推动调研成果的利用和转化,通过提案建议向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有关妇女儿童权益问题的解决。市政府《关于增加群众收入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意见》认真听取市妇联建议,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流动人口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等问题做出政策规定,给予制度保障。开展"两纲"、"两规"中后期监测评估,加大攻关力度,积极推动薄弱环节和重难点问题解决。抓住村级组织换届的有利契机,加大工作推动力度,农村女性进"两委"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98.8%的"两委"班子配备了女干部,比上届提高了50.8个百分点。

  2.着力社会化维权,维权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按照管建并举的原则加大"半边天家园"创建力度,已建家园1000个,占全市城市社区的70%,涌现了一批"学习型"、"和谐型"、"创业型"等特色家园。公开征集家园标识、家园口号,招募万名家园志愿者,家园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和载体,成为全国基层妇女发展及维权工作品牌。强化了市妇女儿童维权联席会的协调功能,矛盾调处机制和信访信息沟通机制持续发挥作用;四级信访队伍认真做好情绪疏导和权益维护工作,全年共受理信访案件8000余件,办结率96%以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3.着力实事化维权,为妇女办实事做好事。充分发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作用,深入推进单亲困难母亲救助行动。建立了"天津市单亲困难母亲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万名单亲困难母亲需求开展救助行动;对4313名单亲困难母亲进行了免费体检,为134名单亲困难母亲实施了手术援助、医疗救助。吸纳资金240万元开展助学活动。开展"恒爱行动",发动爱心妈妈为孤残儿童捐织毛衣2000余件。市妇联面向社会募集百万元援建的陕西燕子砭春蕾小学落成使用。

  (三)创新宣传教育举措,营造氛围、凝聚力量,引领妇女在"保稳定"中做出贡献

  各级妇联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扎实推进妇女儿童思想教育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效促进了妇女儿童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及社会和谐。

  1.注重宣传引导,妇女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抓住建国60周年的有利时机,在妇女群众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围绕天津"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发展大局,充分利用各类载体,教育引导广大妇女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共渡难关。组建百支"爱党爱国爱天津"巾帼宣讲团进行巡回宣讲;成立百支"爱党爱国爱天津"巾帼合唱团,唱响爱党爱国的主旋律;组织开展"看家乡新貌、促天津发展"参观游览、"百万妇女学礼仪"知识竞赛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妇女儿童在参与活动中提升素质、增强责任,激发了热爱天津、建设天津、发展天津的热情。

  2.注重品牌建设,特色家庭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持续开展廉洁家庭、绿色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特色家庭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深入开展"家庭读书日"、家庭摄影大赛、家庭手工编织创意展等系列展示活动,广大妇女和家庭在积极参与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展示风采。将"平安家庭"创建与法制宣传、信访维权等有机结合,不断拓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内涵。通过开展健康家庭知识学习、防艾知识普及行动、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妇女儿童防拐卖安全知识讲座,进一步增强妇女儿童自我保护能力,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3.注重宣传策划,营造妇女儿童发展环境。开展天津市十大女杰评选活动,引入网络和短信投票方式,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加大对先进妇女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在媒体上开设专版专栏,广泛宣传各条战线杰出妇女的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扩大天津妇女和天津妇女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积极组织、精心策划,举办"三八"广播宣传周,开展妇联挚友和"三八"新闻(创意)奖评选表彰等活动,强化新闻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全年在各类新闻媒体刊播稿件5000余篇次,发专版专栏30余版次,营造了尊重妇女、关心妇女、支持妇女的良好氛围。

  4.注重配合联动,儿童教育工作稳步发展。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与区县妇联上下联动,组织开展"我爱祖国、我爱母亲"征文大赛、健康宝宝大赛、"心系女童"青春期女童家庭教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数十万家庭从中受益。实施"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进社区"项目,使家庭教育走进社区,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家教需求。完成了《天津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使家教工作机制更为完善,全市家庭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升素质、优化队伍,扎实推进妇联自身建设

  各级妇联按照市委和各级党委的安排部署,突出实践特色,重在武装思想,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提高干部素质、强化服务功能,妇联组织自身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1.强化素质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有新提高。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转变作风为重点,加强妇联干部队伍建设。广大妇联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不断提高。加大机关干部选拔交流任用工作的力度,提拔交流任用了26名干部,占机关干部总数的54.2 %,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同志搭建了干事创业的平台。加强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处级女领导干部培训、妇联系统季度大培训、海峡两岸研讨会、"女村官"培训、专题读书班、境外考察培训等,全面提高女干部、女企业家和妇联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区县妇联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务培训,共举办各类妇女干部培训班372期,培训42831人次,各级妇联干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强化服务意识,机关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以深化"三情"、"三风"、"三服务"教育为内容,以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抓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开展向身边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学习活动,坚持青年干部信访接待制度,为青年干部搭建学习、实践的平台,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老干部工作生动活泼,创新发展。通过举办"祖国在我心中"演唱会、"牢记'三情'、弘扬'三风'、凝心聚力促发展"演讲比赛、赴京参观抗震纪念展览等活动,激励机关党员干部爱岗敬业、务实为民,呈现出凝心聚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工作局面。

  3.强化内引外联,统战外事工作实现新突破。发挥妇联界别政协委员作用,定期开展妇联界别委员活动,积极参政,履职履责。女企业家协会和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成功换届,增加了新鲜血液,扩大了社会影响。举办成功女性形象管理高峰论坛,开展"迎新年、促交流、展风采"联谊活动,增进了与女干部、女企业家的感情交流,增强了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通过参加中泰妇女与发展研讨会、澳门"贺双庆"、第二届两岸女企业家经贸论坛、第二届亚洲女企业家大会等活动,接待越南妇女代表团、斯里兰卡妇女代表团等国外妇女组织,促进了中外妇女组织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宣传了天津、宣传了天津妇女工作。

  一年来,各级妇联组织求实奋进、积极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市妇联分别荣获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单位、全国抗震救灾先进妇联组织,第四届全国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亿万妇女学法律家庭平安促和谐"法律知识竞赛最佳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塘沽区、北辰区、和平区等区县妇联分别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家庭教育等示范区(县)荣誉称号。

  回顾市妇联十二大开局之年的工作,主要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中实现新作为;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妇女,推动妇女儿童发展的重难点问题解决取得新突破;三是坚持整合资源、社会协同,富有活力、更加开放的妇女工作格局取得新进展;四是坚持务实创新、服务基层,妇联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再上新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位执委、各级妇联组织、广大妇联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妇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与妇女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妇联组织工作机制、工作方式还需进一步创新;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干部作风、能力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妇女权益保障中的重难点问题的解决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我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的关键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实施"两纲"、"两规"的收官之年,也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诞生100周年。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准确把握发展大局,找准工作定位,坚持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市妇女工作新格局。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内经济趋势向好,经济发展环境总体上将好于去年,但形势仍然十分复杂。新老矛盾互相交织,就业形势仍很严峻,和谐稳定更加重要,发展任务愈加迫切,面临挑战依然巨大。

  2010年全市妇女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市委九届七次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全国妇联十届二次执委会议安排部署,切实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需求、稳定是第一责任,按照我市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市妇女十二大提出的五大战略,团结带领全市妇女为"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作出新贡献。

  各级妇联组织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市委九届六次、七次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市委的总体要求上来,切实做到坚持"一条主线"、"三个深刻认识"、"五个下功夫"。

  "一条主线"即:要牢牢抓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妇女工作这条主线,用科学的思维应对挑战,用发展的观点解决难题,用创新的实践促进发展,使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

  "三个深刻认识"即:一是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党对人民团体提出的新要求,更广泛深入地联系与服务广大妇女群众,充分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的作用;二是要深刻认识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对妇女工作的新要求,引导广大妇女学技能、强素质、增本领,在"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中创造新业绩;三是要深刻认识妇女群众对妇女组织的新要求,着力解决妇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广大妇女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做妇女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

  "五个下功夫"即:一是围绕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在激发妇女参与发展的热情和创造活力上下功夫;二是围绕改善民计民生,在为妇女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上下功夫;三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提高妇女儿童思想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上下功夫;四是围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上下功夫;五是围绕妇联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在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妇联组织上下功夫。

  (二)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建新功

  各级妇联组织要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搭建平台,在我市"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中稳定妇女就业,引导妇女创业,使广大妇女在为经济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2010年要实现帮助4万人创业就业、培训妇女24万人次的目标任务。

  1.大力提升妇女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妇女发展的关键。要抓住我市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契机,全面落实《天津市妇女教育培训规划》,加大妇女教育培训力度。加强高层女性培训,关注高层女性成长,为她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不断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外来务工妇女素质。要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力争提前一年完成"天津市万名女带头人培训工程";启动"天津市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培训工程",三年培训妇女30万人;依托"创业大讲堂"送创业理念进高校,提高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要不断壮大培训机构,发挥妇女培训中心、巧手职业培训学校等载体的培训功能,为妇女教育培训提供支撑。

  2.大力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做强做优妇女创业就业支持载体,提升妇女创业就业工作实效。天津渤海女子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创新发展,妇女小额贷款循环金力争达到1亿元,向创业女性提供贷款不少于8000万元;积极对接国家四部委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贷款对象向中小企业、设施农业及观光休闲农业延伸,创造就业岗位1万个。优化创业环境,发展多类别女性创业孵化器,提升妇女创业中心和农村妇女创业中心功能,筹备建立滨海女性创业分中心,新增孵化企业50家,新增就业5000人。做强手工编织业,按照"巩固城市、发展农村、龙头带动、典型推动"的工作思路,力争实现"双突破",即:年加工及销售收入突破8亿元,就业总人数突破10万人,为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手工编织基地奠定基础。做大"妇"字号家政服务业,建设"半边天家政服务网",打造家政服务特色品牌,半边天家政服务业联盟新增会员30个,安置5000名妇女就业。继续实施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举办天津市第七届创业计划书大赛,新建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30个,加大"小老板成才计划"实施力度,扶持女大学生自主创业。

  3.大力推动城乡妇女统筹发展。以"巾帼建功"活动为载体,促进全市妇女在我市三个层面联动发展中有更大贡献。开展第二届"十行百杰·璀璨津门"评选表彰活动,激励各行各业妇女立足岗位、争先创优、成才进步、奉献社会。以"双学双比"活动为载体,引领农村妇女在我市农业调高调优进程中有更大作为。组织农村妇女积极参与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建设;发挥"妇"字号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经济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程度;深化"巾帼示范村"创建工作,推动岗村联建,带动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年内创建"巾帼示范村"12个,建立市级"双学双比"示范基地7个。

  (三)坚持以民生为第一需求,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各级妇联要高度关注民计民生,立足于推动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地惠及妇女儿童。

  1.着力推动"两纲"、"两规"目标实现。要抓住实施"两纲"、"两规"最后一年的关键时期,强化源头参与,对薄弱环节进行定期监测、动态管理、逐项攻坚,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要加大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宣传力度,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要动员妇女投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优化妇女儿童生存环境。对我市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启动新一周期"两规"编制工作,制定出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2.着力深化"半边天家园"建设。2010年家园要从中心城区逐步向涉农区县的村镇延伸,实现本市全覆盖。继续坚持管建并举的原则,加强实践与理论研究,大力发展家园基础建设,再培育10个市级示范家园、100个市级家园。充分发挥天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半边天分会作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要引导妇女正确认识国情市情,合理表达诉求,尽心竭力地为妇女群众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关怀服务,促进社区和谐、社会和谐。

  3.着力做大"阳光关爱"品牌。关注弱势妇女儿童群体,发展壮大妇女儿童慈善公益事业,使阳光关爱行动深入人心。面向单亲困难母亲,深化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生产救助、心理支持和子女教育扶助五大行动。建立万名单亲困难母亲健康档案,免费体检力争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探索建立单亲母亲互助合作机制,积极对接我市公益岗位帮扶政策,促进更多单亲困难母亲就业。要不断扩大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影响,多渠道筹措资金,深化对孤残儿童、特困家庭的救助,扩大受益人群。配合卫生部门深入推进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完成试点区县6万名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使广大农村妇女受益。

  (四)坚持以稳定为第一责任,在和谐天津建设中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和作用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紧密结合新形势下的妇女思想状况,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引导妇女自觉成为我市社会和谐稳定保持全国最好水平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1.深化妇女群众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转化为妇女群众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以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为契机,开展"主流媒体聚焦天津妇女发展系列活动",推出一批专栏专版,宣传百名妇女精英;加强天津妇女网建设,全面反映天津妇女时代风貌;举办第29届"三八健康杯"体育活动通讯赛;持续开展各种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妇女文明素质。

  2.深化和谐家庭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联系和服务妇女与家庭的优势,不断提高和谐家庭建设的水平,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实施和谐家庭创建"百千万"行动:选树百个和谐家庭标兵户,千名孝老爱亲好儿女,征集万条"和谐一家亲"网络短信。提高家庭志愿服务水平,推选一批"节能减排家庭示范社区"。继续深化"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成立市妇女法律心理帮助中心,开展"妇女儿童维权岗"创建活动,加强对家庭暴力等婚姻家庭案件的调解和干预。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培养青少年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为重点,深化"母亲教育"工程。深入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十大杰出母亲"评选,开办"家庭教育大讲堂",探索建立"天津市网上家长学校",搭建全市各级各类家长学校信息交流平台。扎实做好家庭教育研究会换届工作。继续实施"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进社区"项目,扩大项目覆盖面,建立更具生命力的社区家庭教育模式。

  (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

  各级妇联组织要以加强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研究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加强学习、创新实践,努力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妇女群众组织。

  1.建设学习型妇联组织。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干部要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更加重视和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顺应时代发展,加快知识更新。各级妇联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争做学习的实践者和倡导者,完善学习制度,强化学以致用,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要通过深入开展各级妇联干部岗位培训,深化岗位读书活动。继续实施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工程,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配合全国妇联做好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进一步加大调查研究力度,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

  2.建设创新型妇联组织。各级妇联组织要深化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不断拓展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努力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布局中进一步健全妇联基层组织网络,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推进"两新组织"中建立妇联组织。抓住滨海新区体制改革的契机,构建新区各级妇联组织网络。加强与女职工委员会等团体会员的沟通与联系,形成广泛联系各界妇女群众的组织基础。深化基层组织示范创建活动,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评选5个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区县、50个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街乡镇、500个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村,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与典型。

  3.建设服务型妇联组织。大力加强党性锻炼与作风建设,增强与妇女群众的血肉联系。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强化工作统筹和分类指导,集中精力谋发展、解难题、抓落实。牢固树立服务妇女的理念,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三风""三情""三服务"教育,使妇联上下形成凝心聚力、干事创业、风清气正心齐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服务基层的理念,工作重心下移,力所能及地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继续做好老干部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妇女发展。

  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加强统战联谊和对外交往。多渠道加强与港、澳、台妇女和妇女组织的交流,举办第一届"津台妇女经贸论坛",促进两岸妇女在经济贸易、创业投资、项目开发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妇委会的联系,充分发挥妇联界别政协委员、女领导干部联谊会、女企业家协会作用。进一步加强妇联对外交流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科学管理,发挥妇女民间外交的优势,促进天津的对外开放。

  各位执委、同志们!中国妇女运动已经跨越了100个春秋。津门女性以其历经百年砥砺形成的独立、坚韧、智慧的高贵品格,积极融入天津的解放、改革、发展进程中,并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现在,我市正处在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2010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团结引领全市妇女为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天津市妇女联合会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湖北路14号 邮编:30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