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对新异刺激没有反应或太容易受到外部刺激的干扰,不能与他人目光对视,或者不能与父母和他人共同游戏,甚至对他人喊叫均无反应,这都属于注意力发展问题。若不能及时矫正,将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表现以及人际关系。
注意力缺失的表现 :
1、不能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
经常分心;做事有始无终;丢三落四;忘记分配的任务。
2、会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 学习粗心大意,经常看错、看漏,听错、听漏,抄错、抄漏;出现识字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算数障碍;上课思想开小差、不能坚持听讲;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磨蹭。
3、导致孩子自卑: 任务完成不好,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4、引发多动症: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期间孩子经常坐不住,在座位上小动作多或扭来扭去,动个不停;很难安静,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精力过分充沛;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好插话或喧闹;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好像没在听或没听见;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
5、致使人际关系不佳和家庭环境的紧张: 冲动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经常搞小动作,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自控能力差,给父母造成极大压力;研究表明,75%的犯罪者儿时有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如不及时纠正,半数以上殃及成年。
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哪些?
1、遗传或先天因素:父母有多动症或感统失调,孩子就可能有多动症或感统失调(多动症和感统失调都会导致孩子注意力缺失);母亲孕期所吃的食物和所处的环境,尤其是母亲的情绪状态会对孩子注意力的发展造成影响。
2、生产方式:难产、早产,尤其是剖宫产的孩子会容易出现因感统失调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
3、教育方式:
A.家长溺爱,导致孩子自控力差,无法集中注意力。B.家长经常打断、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如让孩子不停喝水,对孩子絮絮叨叨等。
C.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孩子饭也吃不好,电视也看不好,导致孩子注意力分散。这样的孩子往往在上学之后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D.家长总是在孩子玩玩具或者做学习任务时干预孩子,导致孩子注意力分散。
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1、经常给孩子正向刺激:当孩子认真做完一件事时,家长要及时对孩子的表现有正向的引导以及赞扬,让孩子有成就感,对他注意力的发展会更有帮助,让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良好的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2、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孩子不可能注意到所有的事物,尤其是面对他不感兴趣的东西时。所以家长应该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专注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3、家长要学会等待: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发展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1-2岁孩子每次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致为5分钟左右;2-3岁孩子的注意力能持续10分钟左右。3岁以上的孩子,大都能集中注意力15分钟左右。只要我们正确地去引导孩子,孩子就会很顺利成长,注意力自然会稳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