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妇女联合会  >  家庭与儿童  >  家教家风
 
让阅读“悦”起来
编辑:社服中心网信部  2022-06-27 小字号

  为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市妇联立足自身职能,集合全市广大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家庭教育案例,并编纂印制《立德树人守初心》精选案例集,宣传推广家庭教育先进经验,积极引导父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关注孩子心理及情绪变化,提升亲子陪伴和沟通质量,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

家庭教育精选案例分享第五期

  本期与您分享由天津市红桥区妇联推荐的《让阅读“悦”起来》,作者赵琪。

  没有生下来就爱看书的孩子,也几乎没有在家长的用心引导下依然不爱看书的孩子,唯一的可能就是家长放弃了培养。如何真正让孩子爱上阅读,相信这篇文章会给您带来启发。

案例背景

  生不难,养不难,难就难在我们要为一个独立的生命负责一辈子。还好,那些我们到不了的地方,书籍可以。

  读书学习是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人生事件,如果把学习比作吃饭,那么有营养的饭菜可以让我们维持旺盛的生命力,暴饮暴食会让我们的身体受负担所累,所以即使在“双减”的背景之下,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白的是暴饮暴食是一种错误的吃饭方式,改变这种错误,不能简单靠绝食。

案例描述

  生活中,很多父母经常为了孩子的阅读发愁,孩子也并没从阅读中体验到乐趣。一两岁时觉得孩子尚小,读书太早;三四岁时对绘本没兴趣,以为认字之后读书就可以水到渠成,成为生命中的必然事件;六七岁时觉得把读书交给学校,家长静待花开。没想到,最终换来的是,读书这事一被提及就引发了各方的愁眉不展。学校开出的书单,成了负担,课外的自主阅读更是挤不进生活。读书与不读书的家庭差异越来越大。

  似乎每个父母都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也都试图让书籍融入家庭生活,只是有些人步步为营,有些人浅尝辄止;有些人不断探寻,有些人听之任之。

  接触过很多家长,仔细研究过什么样的书架适合孩子、收藏保存了很多网红书单、也按照推荐买回家不少绘本,可孩子却对书籍甚少理睬。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需要反思几个问题:一是家长是不是一股脑拿了一堆书回家,对于尚未建立起读书兴趣的孩子,一下子没有了新鲜感和期待。二是网传的书单固然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拿给孩子之前,家长是否进行了预读。预读既可以甄别知识盲点(如一些神话类、异域文化类的知识,小孩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类书可以稍大些再看),又可以让家长结合自家实际,找到专属的“爆笑点”,从而极大地激发孩子读书兴趣。三是亲子共读中,家长是不是也把自己的认知水平“降低”到孩子的水平。家长读绘本,要把自己也带入到情境中,与孩子共同期待。听到孩子说“再讲一遍”时,千万不要烦躁或者厌烦,这可是最高的鼓励哟。

案例分析

  对于孩子未来的期许是许多当了妈妈的人禁不住深思的话题,其中“快乐”一定有着极高的出现频率。我当然也没能免俗。

  为了“快乐”,每个家长都在付出着自己的努力——淘气堡、早教、生日会成为标配,亲子游越游越早、越游越远,甚至有些家庭更是喊出了5岁前不问学习的铮铮誓言。

  而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他在做那些不太喜欢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时,能多一点乐趣,如日后无可避免的学业。无疑,阅读的基础会为他助力,对知识的探究会化解一定的无聊。

  一、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方法

  亲子阅读总是被很多家长赋予其他意义,如识字。于是有些父母强行地“指读”“认读”,而忽略了绘本故事带来的乐趣。渐渐的,孩子阅读的兴趣降了,其实不是绘本出了问题,而是阅读方法的不得当。

  阅读的主人是孩子,因此那些总是试图从故事里总结出什么大道理,总是试图从成人的视角给孩子讲述故事,总是在每讲完一本书后,问孩子一大堆问题的举动......都是对亲子阅读的亵渎。大人的要求和期望要为孩子的乐趣让步。

  可以不掺杂任何目的读书的时光在人生中转瞬即逝,不以识字、学知识、应考为目的,只为寻找快乐。因此识字量完全没有必要作为一个标准来出现,在反复阅读了大量书籍后,识字一定是水到渠成的。所以,更值得家长关注与呵护的是孩子读了大量的书之后自然流露出的东西,这也是他们成长的养分。

  二、好奇是最好的引领

  孩子与成年人打量世界的角度大不相同,所以孩子眼中的世界更加生动。当了妈妈之后,我常常想,如何能保护好他眼中这个多彩的世界,并将其不断扩大。

  不得不说,在看书这件事上,现在的孩子们的确比我们小时候要幸福。从小接触的书可以不是那些大眼睛的猫猫狗狗小兔子,从犯了错误到醒悟悔改,从问千篇一律的问题到得到只知皮毛的答案等等。3岁多流鼻血的他,大呼:“血小板,快来帮我织一张网。”看着爸爸输液扎针的手,告诉爸爸这些绿色的都是静脉,血液因为不够新鲜才变成了这样的颜色。作为家长,我们不去灌输知识,而是要在生活中埋下伏笔。所以,阅读的前提是,家长要建立阅读与自己孩子认知水平、兴趣点、生活事件的联系点,这是埋在生活里最好的彩蛋。

案例启示

  从孩子8个月起,我便带着他开始接触各种形式的书籍,就像接受其他玩具一样。作为一个年幼孩子的妈妈,可能还没有足够的发言权,来下结论说在阅读这件事上,做的到底如何。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学龄前的头疼问题,没什么是一本书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换一本。

  首先,爱看书的孩子逻辑性不会太差。书籍予人智慧,每一本童书都凝聚着作者精巧的构思。阅读的过程中,孩子的逻辑思考不知不觉中被建立起来,对于一个逻辑性不太差的孩子来说,沟通起来一般不会太难。因为他能够理解对方,考虑对方行为可能的原因。我始终觉得,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很听话”,但他要能“听进话”。

  其次,读过童书的家长思路会拓宽。从内容上看,很多经典的童书无厘头却不荒诞,天马行空的想象恰好把孩子喜欢的表达了出来。家长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重新回到简单纯粹的童年时光,走进孩子心里。从功能上看,市面上的童书,可以说覆盖了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有心理调适的,有性格习惯养成的,有人生第一次应对的等等,选好一本书,远比一通吼叫发挥作用的持续性要好。

  总之,没有生下来就爱看书的孩子,也几乎没有在家长的用心引导下依然不爱看书的孩子,唯一的可能就是家长放弃了培养。

 
 
天津市妇女联合会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湖北路14号 邮编:300042
津ICP备05001058号